作者:姜天海/整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17-3-15 21:21:46
孟津:延展自己的科学人生

 
“我为什么开博客?”
 
这是很多博主有时会不禁思考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对于在科研一线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来说。对此,科学网博主孟津给出的答案扣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埋头干活中,星移斗转,岁月如梭,抬头时已经满目秋色。猛然有一种再不说就晚了的感觉。经历了许多事情,都沉淀在心底,不去翻就会永远压在心底。总有一个念头,要把那些陈年往事,人生感慨,喜怒哀乐都过一遍,盘点一下自己为什么是自己。而且一定不要等牙都掉光了的时候,才想起来要尝尝油炸花生米。也许开博客就是要借笔头,严格地说是键盘,去再经历一遍人生,也让剩下的人生更有意义。”他写道。
 
自2007年10月在科学网开博后,孟津凭借自己的睿智博学,遍布世界的足迹和颇具特色的摄影作品,逐渐成为科学网最受欢迎的博主之一。他也曾经经历过迷茫与徘徊,不知一腔热血能与谁诉说,直到在科学网,才找到“伯牙遇见子期”的感觉。
 
他在博文中感叹道:“曾经试着在别的地方开博,都无疾而终。到这里来有一点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归属感。虽然我怀疑每一个科学家,因为他们做科学;但我尊敬每一个科学人,因为他们和我一样活在这地球上。相信这里有很多故事可以分享。科学、人文也许可以最好的交融在这个博客里。”
 
他的阅读量达24万的博文《破碎小指骨的科学》,从儿子打篮球摔裂了的右手小手指骨的X光和CT图像,延伸到了典型的哺乳动物趾(指)式、灵长类动物的手指骨特征,甚至拿出了黑猩猩的手作比较,在忍俊不禁中又给读者来了一次贴近生活的小科普。
 
他的博文《给Science投稿的两次经历》《阿尔法狗的平常心》《网络时代的师生纠纷》《洪堡基金会推荐信的几个要求》《科研人员的年度考核》《文章发表和刊物被SCI的速度》《雾霾折射合理发展才是硬道理》《从前究竟有多慢?》《为什么少有对钱学森之问的质疑?》《从投稿经历看PLoS ONE》《从学生求研究生院到研究生院求学生》《把选择命运的权利还给学生》等,均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
 
而作为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研究地球科学的孟津也不时会为博友们带来诸如“南极冰雪”“大峡谷上”“月牙鸣沙”“近观生命”等令人震撼的摄影作品。
 
正如他所写的:“这个世界已经是一个大同的世界。你想要的东西,网上几乎都可以找得到。面对网上这一片无边无际的文化、知识的海洋,所有的东西都容易让人产生兴趣,然后疲劳,最后失去兴趣……唯有自己的经历是独特的,别的地方找不到,它只在自己的脑海里、情感中……把自己能拿得出来的东西晒在博客上,就是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倾听,使自己的生命向外延展,而不是局限在一个狭窄的躯壳里。”■
(孟津,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2月刊 博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