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琳/整理 来源: 发布时间:2017-3-15 20:47:50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引发社会大讨论

 
2016年4月,科技部、中宣部对外发布《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4月23日,以陈学雷等科学网知名博主为代表的8位学者,在科学网博客上联名首发了题为“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一些问题的意见”的博文,直指其中存在的问题。该文章在科研圈和社会上迅速传播,进而掀起一场广泛讨论。
 
联名发文
 
2016年4月18日,科技部网站发布“科技部 中央宣传部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正式对外发布了由20个部门参加制定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
 
《基准》共有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基本涵盖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学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识、具备的能力”。
 
其26条基准包括:具有基本的科学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过程;崇尚科学,具有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和地理知识;知道常见疾病和安全用药的常识;掌握常见事故的救援知识和急救方法等等。
 
没想到的是,这份“经组织专家研究,在部分省(市)试点测评,并广泛征求部门、地方和社会各界意见,在形成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基准》一经发布,就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集体“挑错”。
 
2016年4月23日,来自老挝黄金赌场、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8名科学家,在科学网博客发表了名为“对《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中一些问题的意见”的博文,指出《基准》存在一些“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
 
在这篇博文中,陈学雷、冯珑珑、康熙、刘继峰、盘军、沈俊太、张鹏杰以及张双南8名科学家将《基准》的“不妥当之处”归纳为三类。
 
首先是“某些条目存在错误或不准确、不严谨之处”。
 
如第48条“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能描述牛顿力学定律,能用它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作者们指出,“这一条有严重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曾认为,力是维持万物运动的原因。然而从伽利略以来,我们就已经知道这是错误的说法,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其次是“某些说法本身存在很大争议,远非学术界的共识,甚至与现代科学认识有明显的冲突”。
 
例如第9条“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作者们认为这些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有一定的价值,但它们是否就可以完全归为唯物论的思想有待商榷。
 
第三类为“有些内容是日常生产、生活应该具备的常识或技能,但其中许多内容与一般所说的科学素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似不宜全部纳入科学素养范围”。
 
比如第19条“掌握安全出行基本知识,能正确使用交通工具”,第96条“了解基本交通规则和常见交通标志的含义,以及交通事故的救援方法”等。
 
引发众议
 
这篇联名文章发布在科学网博客后,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即引发了越来越多科学网学者博主对《基准》的关注与热议。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史晓雷发表博文《中美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若干对比》,对比了美国2061计划系列丛书中的《科学素养的基准》与《基准》,并表示“高下立现,因为我国的基准甚至出现了科学性错误以及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的东西(阴阳五行等)”。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付雷在“《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历史与思考”一文中表示,“目前出台的这个版本显然有很多缺陷,仍然需要继续修订完善,如果直接拿去测试恐怕是不科学的。”
 
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施郁则认为《基准》出现一系列失误的一个可能原因,“是因为有关部门有一个误会,以为‘自然辩证法’等相关专业就是指导科学普及的对口专业。”
 
伴随着讨论的深入,科学网上学者们热议的焦点,也从最初对于《基准》的意见与建议,拓展到更为本质层面的议题:诸如公民科学素质究竟是什么,科学素质到底需不需要硬性指导,面临争议的《基准》应该何去何从,中国需要不需要全民科学素质调查,这样一场争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等等。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报》《科技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也纷纷跟进这一事件。
 
《中国科学报》2016年4月29日“科普”版发表文章《中国公民需要什么样的科学素质基准》,老挝黄金赌场大学教授李大光、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教授刘华杰、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刘兵等学者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对《基准》的看法与意见。
 
“科学界第一时间对《基准》提出了矫正意见,也正是对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切实贡献。相信随着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基准》内容应是滚动更新,根据需要不断推出新版。”《科技日报》评论文章这样写道。■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7年2月刊 回响)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