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见习记者 姜天海 来源: 发布时间:2014-9-1 15:55:1
人才助力高新区发展

 
自1988年国家火炬计划实施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建立了105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高新区),并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路。2012年,国家高新区的营业总收入达165690亿元。
 
但是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高新区正如整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缩影,也面临着其他高新技术企业所遇到的人才技能缺失、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新一轮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改革下,如何将人才作为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发挥人的创造力,是所有高新区面临的一大课题。
 
高新区的成长烦恼
 
20多年来,国家高新区在科技、人才、财税等方面开创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高新区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渐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建立起了从孵化培育企业到促进产业发展的完整体系, 成为我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
 
但是就在这种超常规发展中,高新区也逐渐出现了它的成长烦恼。
 
“我们共同的感觉是,与从日本、德国买回产品相比,中国的产品质量都要差一点。”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国波告诉《科学新闻》。
 
产品是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立身之本。但是在杨国波看来,日德更重视“蓝领”的产业工人,中国更重视“白领”,对产业工人的不重视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不给力”。
 
“蓝领工人对我国产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国外,蓝领工人培训和薪酬加起来可能跟公司的总经理一样,甚至更高。”杨国波表示,“中国现在到了一个转型期,我们企业目前走到了转型的前面,所以我们更需要高技能的产业工人。”
 
但是高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却不能满足诸多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
 
“我们在面试大学生时,经常会发现大学毕业生与企业的需求不适应。” 索尔斯光电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经理刘俊彦表示。
 
同时,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员工流失也造成了企业用人方面的困扰。为了真正让企业能够人尽其才,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储备高技能的产业梯队,全国各地展开了一系列尝试。
 
人才培养的新尝试
 
目前,我国产业工人总数达2.42亿。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产业工人队伍正以每年800~900万人的速度增加。
 
为了帮助新生代产业工人快速提升技能和知识水平,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新一轮创新改革,各地陆续为产业工人开展了相关的教育培训计划。
 
2011年,广东省正式推出新生代农民工骨干培养发展计划(“圆梦计划”),通过互联网的线上远程网络教育为产业工人提供在培训机会。自培训启动以来,已经有数万名新生代产业工人进入“圆梦计划”接受高等教育。
 
去年,共青团广东省委又联合英特尔公司、知金教育集团及国内多家知名大学,面向广东省的新生代产业工人推出“圆梦预科班”项目,让更多产业工人可以实现大学梦。
 
“‘圆梦计划’能解决年轻产业工人的一部分问题,是和其他计划配套做的,比如说考虑年轻员工结婚、生育,以及学历提升问题。这是一套计划中的一部分。”知金教育集团总裁袁江告诉《科学新闻》。
 
而四川省成都高新区近期开启的企业培训联盟则是面对高新区重要的劳动群体——产业工人。
 
一度,高新区培训员工技能的一大平台是举办职业技能大赛。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局局长杨俊逐渐意识到,技能大赛效果虽好,但“轰轰烈烈完了之后这个事就过了”。
 
为此,在英特尔公司的倡导下,成都高新区管委会联合知金教育及20余家企业,共同成立了成都高新区企业培训联盟,并在今年支持2000名产业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
 
“我觉得在这个联盟中,政府是房东,企业就是里面的夫妻,学生就是小孩子。他们生活在这个房东提供的平台上面,在这个平台上接受新的知识和培训。”英特尔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英特尔成都总经理卞成刚形象地描述道。
 
该项目将由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及电子科技大学等院校负责高等教育课程,并在两年内投入包括英特尔配套资金在内的约400万元,用于学员补助、师资建设、教学设施等。
 
产业工人的新生代
 
80、90后的新生代产业工人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性,他们对于公司的内部培训和传统的培训方式几乎是“免疫的”。
 
“我们企业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也想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教育,但是只有内部的培训让人感觉力不从心。”杨国波表示。
 
因此,联盟也特意按照80、90后的特性设置课程,让他们在快乐学习、快乐交往的过程中碰撞火花。
 
“有些新生代员工,包括将来的00后产业工人,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兼容的平台,让他们充分享受最有实践性的创新型学习。”卞成刚表示,“我们也要观察整个产业的走向,如果几个公司对于某个技能有需求我们就可以建立起相应课程,打造比较有弹性的平台。”
 
除了技术方面的提升,员工素质的提升也是一大关键。
 
“我在培训中看到其中一项是针对精益生产的课程,这种课程是对杜绝浪费意识的提升。这样课程,不管对企业、社会,还是员工,都是很重要的一环。”刘俊彦表示。■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4年8月刊 研产牵手)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