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刊记者 王玲  来源: 发布时间:2012-9-24 15:34:55
韩军花: 标准不是“万能钥匙”
 
信息发达的时代,每一起奶粉安全事件尤其是婴儿配方奶粉的丑闻都会迅速传播开来。
 
中国是否缺乏严格的婴儿配方粉标准,为什么孩子吃不上放心的国产奶粉,是众多家长迟迟无法得到解答的疑团。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韩军花副研究员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协调营养和特殊膳食食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各种国家标准的制定。在接受《科学新闻》采访时,她有些无奈,“一出问题就开始怀疑标准,其实标准只是一种工具,正确执行、企业自律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严格的制定过程
 
《科学新闻》:有很多人好奇国内婴儿配方食品标准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有人认为该过程不够透明。
 
韩军花: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每一个标准制定都有严格的程序。
 
按照国家法规的要求,卫生部每年年底发出通知,向全社会公开征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任何公民、法人、科学家都可以申请立项;接着筛选提出的立项,由于经费等一些因素限制,一般每年最终大概有100个项目进入正式立项,后期也可能会视经费情况增加立项。
 
整个立项的筛选非常严格,一些重复标准立项、反映个别企业利益的项目都会被筛掉,筛选过程包括:初筛,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专业分委员会讨论,主任会议讨论,行政部门报批等,且最终的立项会在网上再次公开征求意见。
 
立项之后是起草过程。一般来说,谁立项谁起草,但在起草过程中会广泛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起草过程中也将有多次会议,如起草组的会议、专家组的会议、行业的会议、企业的会议,甚至有时候会包括涉及消费者的会议等等。
 
另外,《食品安全法》要求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必须以风险评估为依据,需要起草者进行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或考察已有的可靠风险评估数据。以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营养素的含量指标为例,上下限的制定也是通过风险评估后得出的:低于某一数值可能满足不了婴幼儿的营养需求,高于某一数值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如果起草单位或者个人认为已经在科学基础上比较完备地考虑了各方面意见,就需要形成一个初步的征求意见稿,送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初步审查。
 
在初步审查后,将征求意见稿上交卫生部并在卫生部官方网站公开征求各界意见,一般为期1~2个月。在这一阶段,起草单位根据公开征求的意见对标准进一步进行合理的完善,形成标准的送审稿,并交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相应的专业分委员会会议审查,各分委员会根据自己的职责审查本专业范围内的标准。
 
如果分委员会认为送审稿不符合已有的科学证据,将返回给起草单位或个人修改。如果认为符合科学证据,通过的标准送审稿将在审评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上进行审议,如果审议通过,技术上的审批结束,最后便是行政签发的程序。
 
《科学新闻》:具体到婴儿配方食品标准是怎样制定的?
 
韩军花:婴儿配方食品标准2006年就已经立项,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担起草任务。但由于多种标准共存,给企业标准执行带来很大的困惑,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出台前后,卫生部开始对已有的标准进行清理整合。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也随之进行重新审议,经过复杂的过程,直到2010年3月底才正式发布。
 
通常而言,一项标准从建议立项到审批发布至少需要两年,而那些需要开展基础研究的标准则花费更多时间。
 
难题待解
 
《科学新闻》:婴儿配方食品标准起草组织或个人需要具备哪些资格?
 
韩军花:任何符合相关条件的科研组织和个人都具备立项的资格。就婴儿配方食品来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在这方面积累了几十年的科研成果,能够胜任这一任务。我们也有很多标准是由部委研究所或者是和大学合作完成的。
 
《科学新闻》:有人质疑中国的婴儿配方粉标准在营养指标上与国际法典委员会制定标准存在差异,是否如此?
 
韩军花: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是一个很好的参考依据和基础,但是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营养状况,故并非每个国家都直接采纳国际标准。在标准的起草过程中,我们查阅和总结了各国的资料,他们的营养指标都不与国际法典完全一样。
 
中国婴儿配方食品标准的制定是在充分进行风险评估和结合中国婴儿营养状况的基础上制定的,并考虑了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所以单纯说某一指标高于或低于国际标准是片面的。
 
如果法典某些指标跟中国的情况一致,那我们便可以采纳国际标准;如果有些数据中国积累的更可靠,更适合中国的现状,我们可能就采纳国内的数据。
 
《科学新闻》:也有专家指出国内的标准比国际标准更严格,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韩军花:比如婴儿配方奶粉中的乳糖,在国际标准中对乳糖没有限量,但是我们要求正常婴儿配方奶粉中乳糖含量必须占碳水化合物含量90%以上,保证原料以乳为基础,不允许在0~6个月婴儿配方奶粉中过多添加淀粉等物质。
 
还有就是一些矿物质,比如钙、锌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中,并没有最高值限定,而只是建议“指导上限水平”,即最好不要超过这个水平。但在我们的标准里是直接限定最高值的,超过限定,产品直接就属于不合格,这也是出于国情的考虑。
 
《科学新闻》:在现有标准中,检测方法是否能够达到准确检测目的?
 
韩军花:应该说基本上是满足检测需求的。如果有国家检测标准的话,当然先推荐国家标准,但是也确实存在一些检测方法不适合现在的检测需要,我们也正对相关的检测标准进行跟踪评估。
 
《科学新闻》:标准中也有些营养素含量并没有检测方法,怎样对这样的物质进行控制?
 
韩军花:其实最好的质量控制时机是生产过程,最终产品的检验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在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中,要求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应≥60%,但用传统的方法会测出比实际偏低的值,所以到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检测方法,只能靠企业在生产时控制配比,靠企业自律。
 
《科学新闻》:标准对于解决问题的意义何在?
 
韩军花:标准只是一种工具,是用来达到质量控制的工具,如果人们不好好利用这个工具,哪怕这个工具再好用也毫无价值。
 
制定科学严格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也是企业生产的参考系,是正常原料、正常生产工艺应该遵守的规则,不可能把所有的作假、造假、违法犯罪都考虑进去。像三聚氰胺本来就不能加入奶粉,按照常规也不可能把它写进标准。
 
进一步来说,自然界和人造的化合物太多了,标准根本不可能涵盖那么广泛。如果这样,标准就没办法制定,因此企业自控很重要,应该从原料着手严格遵守商业道德。■
 
《科学新闻》 (科学新闻2012年第9期 健康)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